近日,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联合会发布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IGRF-13。该模型由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丹麦、德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的12个入选模型计算得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张衡一号卫星数据也加入其中。
2018年初,张衡一号卫星顺利发射入轨并在轨稳定运行,获取了中国首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等观测数据。仅利用该卫星自发射至2019年9月共19个月的数据,综合考虑地磁内源场、外源场以及磁场长期变化项,利用球谐分析方法,尝试构建了最大截止阶数为15阶的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CSES-IGRF 2020.0。
经国际同行专家评估,CSES-IGRF 2020.0模型符合IGRF建模精度要求,并正式入选IGRF-13。该模型是自IGRF开始更新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唯一由中国科学家牵头制作的全球地磁场模型,迄今唯一采用中国数据制作的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全球地磁参考场用来描述地球的主磁场及其变化。该模型自1900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更新换代。
张衡一号卫星采用CAST2000小卫星平台,发射质量约730公斤,卫星搭载了3类8种有效载荷。作为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的首个天基平台,首个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张衡一号主要用于获取空间电磁场、电磁波、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科学数据,为研究和提取与地震前兆相关的空间环境信息提供技术支持,为未来建立空间电磁场和电离层应用业务化系统进行技术准备。
张衡一号卫星在轨工作状态良好,功能性能指标绝大部分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同期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张衡一号使我国首次取得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图和电离层状态图等信息资源,有效接收到全球地面人工源、磁暴、7级以上地震信号,初步验证了地球岩石层-大气层-电离层耦合机理。
除张衡一号外,未来还将发射张衡一号02星、澳科一号卫星。三颗卫星在轨运行将有效支撑地震监测预测科学探索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