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第一季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01所全面部署“十四五”攻坚任务“一本账”和“一张图”,干部、职工以满腔热情投入试验生产、保障科研的工作中,试验台、研究室、厂房内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奋斗的气息。
南来北往:抢占先机的奔跑声
3月17日一早,刚从外场归家的试验队又接过“鲲鹏”党员突击队的旗帜,重新启程。“此次试验是咱们所首次开展,大家一定要按照管理流程来。”试验队队长在班前会上为大家鼓劲。历时10多天,他们解决了诸多困难,刷新了同类型试验的新高度。
“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利用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优势,加强自主研发实力,做强产业。”1000公里外的苏州研发中心,401所所长李斌正在宣讲今年的形势任务。
距中心不远的厂房里,设计师和工艺师正仔细查看扁线绕组成型的质量。去年,新型产品样机研制成功,今年他们又向几款电机的设计和研制生产发起攻坚。
第一季度,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往各地,为外场试验选址调研,走访客户单位,推介产品业务……处处都是盎然的春意,步步都是闯关的足迹。
从晨曦到夜幕:开年即冲刺的奋进声
清晨,阳光洒进机电产品环境试验中心,环境测试员将安全机构一一放进温湿度试验箱。最近他们正加班加点进行试验,为的就是确保安全机构顺利交付。2024年,试验中心被评为集团公司四星级现场,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现场评审扩项审核。在形势任务动员会上,他们明确了新一年的重点工作:推进电学、振动计量和试验测试专业融合,提升试验测试技术保障水平。
电装操作间内,无线电装接员正在进行直列式电源结构壳体的预处理。“这个新研制的测试仪采取了上下位机式测试架构,测试能力将取得新突破。”该室副主任介绍。
推开车间的大门,车铣复合、铣车复合……不一样的机器轰鸣声是夜幕中独特的“和弦”。“一开年任务就很繁重,研制和批产同时进行,节点紧、难度大。”工艺师小宋介绍。3月底,点火装置金属件生产任务超额完成,取得攻坚任务“开门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日,试验区高压线突发断电故障,水电组鏖战近36小时恢复供电,保障了第二天的试验任务。“今年是‘十四五’攻坚关键期,后勤保障一点也不能马虎。”部门领导在例会上强调。
新的一年,干字当头。从科研生产计划安排到物资材料保障,再到产品质量保证……大家共同努力为完成全年任务开好头、起好步。
重塑能力:创新跃动的活力声
走进微特电机事业部,操作人员在工业电脑面板前仔细查看刚送达的任务单。目前,已有多个电机产品在订单投产、物资管理等生产环节实现管理数字化。“今年,我们要稳定生产节奏,实现月产交付能力的提升,数字化是一个突破口。”微特电机事业部副部长介绍。
近日,试验测控组创新形成集成化采集技术攻关方案,实现了不同采样率、不同供电方式、不同接线模式的差异化传感器一体化采集,成功突破现有设备的采集上限,采集效率提升50%。“今年任务重、试验难,这次数据采集突破开了个好头。”技术负责人说。
在标准发动机新试验台,不同于以往的人工操作,入库、出库、安装点火器和传感器,运至试车台顺利完成点火等整个过程全部自动化完成。“我们进行了几发点火试验并采集到数据,目前正在加快调试,力争尽快具备正式运行条件。”标准发动机自动化试验线项目负责人介绍。自动化试验线全面建成后,现场的本质安全水平、试验效率等都将得到提升。
此外,试验区罐区扩容、被动试验台投入运行、二期现场建设……一系列重点工作已被列入重点工作清单,稳步推进。从春天出发,向“十四五”目标冲刺。401所昂扬奋发的奋斗画卷里,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奔跑。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