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投放!”随着最后一次跌落安全性试验的圆满完成,航天科技集团四院401所安全性试验任务终于胜利收官,交出了一份十三战十三胜的优异成绩单。
2022年,该所安全性试验攻关团队在人员不足、环境恶劣以及现场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逆行出征、坚韧不拔,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一波三折 赢在戈壁
火箭橇试验是安全性试验团队开展的重点新型号任务之一,测试路数、技术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因此,该团队从一年前就着手编写试验方案,开展技术攻关,进行摸底试验。遗憾的是,摸底测试数据获取率只有75%。
开局不利、压力在前,每个队员都在默默鼓劲:“这一次必须成功。”进场后20多天里,他们白天在现场工作,晚上开会商议方案。集思广益、多方尝试后,进行了防低温防水雾处理、缓冲减震技术加持、数据分流及采集获取以及一系列针对性闭环管理工作,解决了极低温度给现场作业和设施设备带来的影响,为试验顺利开展做好万全准备。
就在距离最终大考只剩几天的时候,外界安全形势突生变化,试验被迫暂停,一切工作只能“清零”,阴霾迅速笼罩了整个团队。
“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查漏补缺,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该所所长李斌第一时间慰问队员,鼓励大家稳扎稳打、再接再厉。在试验项目负责人汪玲的带领下,大家迅速调整心态、恢复士气,抽丝剥茧完成了技术漏点和难点的再查找、再升级。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去年12月,试验在万众期待中圆满完成,试后数据全部正常,数据获取率达到了100%。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亮剑”时刻的圆满让队员们更加懂得了成功的意义。
逆行出征 誓夺胜利
去年12月初,在陕西西安疫情最吃紧的时候,该所海鹰党员突击队突出重围,逆行出征,前往戈壁与先遣队员会师。
因疫情等原因,本次试验队只有既定人员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得身兼数职,有的还得跨岗位工作。因此,试验队在流程安排和人员调度上下足了功夫,发挥“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效能,采取了“换人不停工”策略。
寒冬腊月,外场气温跌至零下20摄氏度。往年这个时候,这里已经因严寒封场“休眠”,第一次在此过冬的试验队员也渐渐出现各种症状。而此时,5次试验列上日程,准备工作刻不容缓,现场工作一时陷入了艰难。
特殊时期,该所党委一直牵挂着奋战在外的试验队,电话慰问的同时送来了加厚羽绒服、棉靴、棉帽和药品及生活用品等。有了组织的关怀,大伙儿干劲儿十足,相互鼓励:“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坚持。”
为了抓住白天短暂的“高温”作业期,队员们主动放弃周末时间,坚守岗位。作为最早进场的队员之一,2个月来,汪玲早晨8点出发去测试场,返回驻地后处理数据直到凌晨1点。项目负责人刘拓一天要接打100多个电话沟通技术方案,刚指挥完试验就在车里睡着了。王智勇、霍菲声音已经嘶哑到听不清楚,仍坚持用对讲机远程指导。吕永盛、滕艳脱下手套,与冷得像冰疙瘩一样的工装亲密接触,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还有孟庆昇、杨军、魏伯年……
第一天准备试验、第二天跌落试验、第三天销毁试验……半个多月里,试验队进入“快速循环”模式,以“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决心,完成了发动机吊装翻转、测试线缆铺设、超压传感器安装等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圆满完成了5次跌落试验。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自2000年起,这支队伍坚持将“支部建在连上”,用顽强的意志力和精湛的技术,书写了航天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传奇。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故事入选集团公司《新时代航天“三大精神”故事汇》。
去年,7次远征,13场胜利。斗严寒、战酷暑、抗风沙、战疫情成为试验队员的必备技能,而他们也用一次次创新型型号试验的完美收官,赢得了用户的高度称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们将向着安全性试验更前沿、更深层次的技术领域发起攻坚,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加速奔跑。(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