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召开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牢牢把握守正创新重大原则,以更加开放融合的胸襟气魄,重构创新体系、重塑创新能力,深度激发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活力动力,加快实现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明确,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科技创新在集团公司履行强军首责、建设航天强国中的核心地位,用好“三个特区”、推进“七大转型”,加快构建政治建设统领、体系高效协同、专业支撑有力、科技产业融合、数智深度赋能、机制协调配套、人才优势突出的开放融合的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体系。集团公司各单位第一时间落实会议要求,加强战略决策,统筹资源配置,识别好、运用好“三个特区”落实改革任务,提出了一系列事关创新的发展好路径好方法,为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党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编制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重塑改革工程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推动科技创新重大任务攻关工程实施。通过对标先进水平,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设立多个研发项目,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用好“三个特区”、推进“七大转型”,积极推进集团公司卫星应用创新研究院高效运行,并已组织召开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发挥理事会沟通平台和决策支撑作用,联合理事单位共同探讨推进研究院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卫星应用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构建形成卫星应用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主体力量。
中国乐凯
中国乐凯党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巩固在协同创新平台、新项目布局、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技术创新重点改革任务:在技术创新体系重构方面,按照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支持重新构建三级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原理研究和技术路径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生产经营支撑全链条管理,将自我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机结合,稳步推进技术创新体系重构,夯实发展底座;在自主创新能力重塑方面,建立系统创新思维,加强基础研究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平台整合能力、机制牵引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建设,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能力重塑,筑牢发展根基。
中国四维
中国四维党委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谋篇布局。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该公司搭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抢占遥感应用“智”高点。以集团公司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抓手,该公司培育新产业新赛道,通过技术产业化,实现科技成果向经营业绩的价值转化;以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建设为牵引,逐步探索低成本商业卫星系统研发,力争实现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变;完成基础生产线改造,优化增值产品生产系统,持续提升自主化规模化遥感卫星数据生产加工能力;加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投入,积极培育新优势;启动公司人工智能赋能行动,聚焦AI(人工智能)遥感大模型研究与应用,推动遥感应用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航天控股
航天控股党委深入贯彻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要求,强化顶层谋划与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巩固先进制造业研发创新“核心区”,该公司围绕“航天+”产业生态,锚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赛道,分阶段开展多轮研讨,完善核心专业技术体系,科学制定研发创新发展规划,加大重点发展领域的研发资源配置力度,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聚焦国际前沿科技领域,布局研发创新“探索区”,有机整合研发力量,链接前沿基础研究资源,重塑研发创新合作能力;强化数智赋能,牵头自主研制多台AVI(自动视觉检测机)设备,并运用深度学习优化检测模型实现检测精度的持续攀升,助力生产效率与质量同步提高,推动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迈入智能化新时代。
航天软件
航天软件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通过技术攻关激发创新活力,为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该公司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升级核心软件产品——AVIDM工业软件,核心团队在全流程的统一建模与模型实例管理等关键技术难题下功夫,为AVPLM2025 V1.0版本的后续发布奠定坚实技术基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建模语言语义壁垒,攻克异构模型解析与存储难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领域中的落地转换。在产品功能方面,基于已有软件产品,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新功能,助力用户实现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管理方面,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投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助力公司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深研院
深研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扣“探索区”改革要求,在推进转型发展中加快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平台。该院加快落实平台建设任务,深度协同集团公司内各单位,建成并启用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中心,全面呈现集团公司技术转化案例与平台服务功能,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转化落地。该院加快构建政策突破“试验田”,积极对接政府及有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协同打造央地合作范本,加快推进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见效;积极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推介相关项目并探索应用场景与产业模式,全力以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加速项目落地实施。
国际交流中心
国际交流中心党委深入贯彻集团公司第五次科技创新大会部署要求,以机构改革和规划编制为牵引,一手抓核心功能提升,一手抓主业体系创新,形成“四项支撑、两类发展”总体思路,积极融入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全局,努力传播科技创新“好声音”,搭建创新发展“新桥梁”。国际交流中心以新闻宣传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以科技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发展,以人才培养赋能创新队伍建设,以图书出版助力创新知识服务,全面塑造支撑科技创新的专业软实力;始终坚持以航天特色文化创意主力军为己任,优化主业专业布局,重构高品质航天文创产业创新生态;积极融入产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赛道,发挥平台优势,探索以国家级双创赛事活动为牵引的成果转化模式,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宗文)